1名飞虎队员的花费够养500个中国士兵但是这钱花的值!
1937年,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让我们这个古老的农业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面对工业强国日本的凌厉攻势,中国军民虽英勇抵抗,但资源匮乏、装备落后成为了难以逾越的障碍。为了赢得这场关乎民族存亡的战争,中国不仅需要国内的团结与奋斗,更迫切地需要来自国际社会的物资与军事援助。
抗日战争初期,由于中国第一批飞行员和教官大多都在抗日战争中壮烈殉国,飞机和飞行员极度欠缺。在这关键时刻,一支特殊的队伍——中国空军美国志愿队(American Volunteer Group,简称 AVG),成为了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股重要力量。这支军队是由美国退役飞行教官陈纳德应蒋介石和宋美龄之邀,招募了一批美国青年飞行员组建的。
1941年8月,陈纳德以个人名义组建了这支由美军、预备役及后备役人员构成的飞行队伍。他们的飞机上,绘有凶猛的飞鲨图案,由于当时中国内地的人大多没见过鲨鱼,所以并不认识这个图案。人们就结合其凶猛和会飞两个特征,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飞虎,这支航空队也被人们称为“飞虎队”,这一个名字很快被官方接受,还根据这一个名字设计了飞虎队的标志。
当然,飞虎队并非单纯出于人道主义精神或国际友谊而来到中国,他们是被高薪聘请的雇佣军,是隶属于当时中国国民政府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
飞虎队队员的薪资水平,即便是放在今天来看,也足以令人咋舌。陈纳德本人在担任中国航空顾问时,最低工资标准便高达1000美元,这比他退役前的薪水足足高出近十倍。而飞虎队的中队长月薪为750美元,普通飞行员也能拿到600美元的月薪,相比之下,当时美军普通飞行员的月薪仅为100美元左右。
此外,国民政府还为飞虎队队员提供了全方位的优厚待遇,包括往返美国的交通补贴、击落敌机的丰厚奖金、单独的住房设施以及琳琅满目的美食佳肴。这样的待遇无疑大大超出了当时普遍的薪资标准,即便和普通美军相比也是如此,和中国军人就更没什么可比性了。
为了支付这些飞虎队员的开销,中国政府可谓是煞费苦心。就单拿伙食一项来说,国民政府给这些是援华美国飞行员的伙食标准为:
每人每天肉类18盎司、鸡蛋4个、蔬菜20盎司、洋芋10盎司、干菜2盎司、面粉12盎司、猪油2盎司、糖6盎司,盐0.5盎司、水果11盎司、花生1盎司、茶叶0.4盎司以及各种佐餐香料。其中奶酪、牛奶、奶油、咖啡、发酵粉和香料必须由美国进口。周末和假日还会提供冰激凌、啤酒、威士忌。
这里的盎司为英制重量单位,一盎司约合28.3克。作为飞虎队的大后方,云南地方政府承担了飞虎队员们的大部分食品开支。他们每天吃的牛肉、鸡蛋,喝的牛奶都必须要新鲜的。当时的中国本来就穷,云南更穷,仅仅是凑齐这些队员们的食品就让地方官员们感到压力巨大,很多地方官员就公开抱怨“美国人吃光了我们的耕牛”。这一些地方官员并没有夸大其词,他们多次向中央政府反映,希望稍微降低一下飞虎队的伙食标准,这些意见最后自然都被驳回了。
除了提供这些正常的生活用品外,飞虎队员还有一个美军都会存在的不良嗜好——嫖娼。国民政府为满足他们的需求,专门为他们弄了一个妓院,四处张罗失足妇女为他们提供特殊服务。尽管如此,陈纳德依然不是很满意,还为此抱怨道:“那个妓院,真让我费心,兄弟们总要有女人,弄不到干净的,不干净的也凑合用……”。
另外,由于飞虎队员成员构成很复杂,一些飞行员素质比较差。有些队员利用空中运输线进行走私,更不可思议的是队员少女。
当然,有一说一,尽管飞虎队消耗巨大而且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他们在抗日战争中所发挥的作用却是无可估量的。陈纳德虽然在生活上对这些队员们非常放纵,但在作战方面对他们的要求却很严格。在他的严格要求下,飞虎队展现出了精湛的飞行技艺和勇敢无畏的战斗精神,在空中对日本空军和海军力量进行了有效打击,为中国领空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月这一年间,飞虎队出击次数高达50余次,成功击落日机299架,击伤153架,极大地削弱了日军的空中优势,使得中国军民在地面上的战斗压力得以减轻,减轻了日军轰炸带来的威胁。
飞虎队对中国航空事业的贡献同样不容忽视。陈纳德在担任中国空军顾问期间,不仅亲自上阵指挥战斗,还致力于培养中国的飞行人才。他们将先进的飞行技术和战术理念传授给中国的学员,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宝贵的航空人才,包括飞行员和航空机械师,这些人才在新中国成立后为航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此外,飞虎队还承担着保护驼峰航线的重任。由于中国东部沿海和中部大片土地被日军占领,同盟国的援助物资只可以通过陆地上的滇缅公路和空中的驼峰航线进入中国。驼峰航线是一条极其艰险的空中走廊,飞虎队飞行员们在这条航线上无数次穿梭,为运输战略物资和人员提供了安全保障,很多飞虎队员为此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正是他们的勇敢和坚持,才使得大量急需的物资能够顺利送达中国战场,为抗战胜利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当然了,飞虎队并不是抗战期间唯一一支援华航空队,在41年以前,苏联空军也在中国战场上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与飞虎队相比,苏联空军在纪律和作风上表现更好,但《苏日中立条约》签订后,苏联为了不激怒日本,不得不撤回了援华航空队。此后,直到苏联对日作战前,飞虎队队员们是唯一一批活跃在中国战场的外籍飞行员。
对于飞虎队的事迹,在改革开放以前,因中美关系的原因,导致官方宣传很少。改革开放以后,中美关系改善,飞虎队的形象又滑向了另一个极端,被塑造成了为中国抗日事业无私奉献的英雄。近年来,因中美关系转冷,飞虎队又被宣传成了纯粹为了挣钱才来到中国的外籍雇佣兵。
这些认识都是片面的,这些飞虎队员当然并非是活雷锋,但也不是唯利是图、对中国毫无感情的雇佣兵。在那个西方大部分人都对中国印象极差的年代,这些原本衣食无忧的飞虎队员愿意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中国的抗战事业贡献力量,这就已经很难得了。常言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些飞虎队员虽然不完美甚至一身的缺点,但他们仍然是中国人民真正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