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每日10公里打卡晒朋友圈体检报告让她彻底崩溃!
一位叫美珍的女生,过去一年天天在朋友圈晒跑步,雷打不动每天10公里。配图永远是运动软件的截图,配文则是早安打卡、今天也是元气满满的一天之类。
而且她总喜欢在朋友圈强调:坚持就是胜利,运动改变人生。持续一年下来,她收获了大把的点赞,也激励了不少朋友加入跑步大军。
直到上周,她久违地发了一条朋友圈,配图是一份体检报告,短短的一句话:以后不会再打扰大家了,好好养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这让我不禁深思:在全民讲究健康跑步的时代,我们到底该怎么样科学跑步?这一个话题也是值得每一个跑步爱好者深入思考的。
小美的体检报告数据显示:膝关节磨损严重,软骨受损,关节积液;骨密度较同龄人明显降低;心肌酶谱指标异常......医生明确告诉她:如果继续保持这样的运动强度,很可能在35岁之前就要面临换膝关节的风险。
这不是危言耸听。大量研究表明,过度运动会导致:关节提前老化、心肌损伤、免疫力下降、内分泌失调
特别是对于像美珍这样的上班族来说,每天高强度跑步10公里,既没有充分的恢复时间,也没有专业的训练计划,长期下来对身体的损伤是不可逆的。
小美的故事让我想起了一位马拉松教练说过的话:现在很多人把跑步当成打卡任务,却忘了每个人的身体健康情况、年龄、职业和生活小习惯都不一样,运动处方也应该是个性化的。
科学的运动计划应思考:个人体能基础、作息时间规律、营养补充情况、恢复能力差异、既往运动损伤史。
举个例子:同样是每周跑步三次,对于经常熬夜的程序员来说,在大多数情况下要更多的恢复时间;对于有轻微膝关节问题的人来说,在大多数情况下要配合更多的力量训练。
查看小美过去一年的运动记录,几乎清一色都是跑步。没有力量训练,没有柔韧性练习,更没有核心训练。这样单一的运动方式,就像盖房子只有墙没有地基,看似坚固,实则危险。
专业运动员尚且需要系统的训练计划,我们这些业余跑者更需要注意运动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实际上,很多长期跑步的高手都会告诉你:真正的马拉松选手,可能只有30%的训练时间用在跑步上,其余时间都在做辅助训练。
看到小美的故事,我想说的是:运动不是为了朋友圈的点赞,而是为越来越好的生活。
真正的运动精神,不在于每天打卡的公里数,而在于是否倾听了身体的声音,是否遵循了科学的训练方法,是否享受到了运动带来的快乐。
一位运动医学专家曾说过的:运动是一剂良药,过量则是毒药。找到属于自己的适量,才是运动智慧的开始。
希望每一个热爱运动的人,都能在追求健康的路上,既有热情,也有智慧。毕竟,运动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而不是为了透支身体去换取一时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