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报告|中国乳制品行业消费趋势——消费市场供需动态博弈伊利蒙牛领头“两超多强”市占率合并超50%!
1、2024年整体快消品市场在经历了前几年的波动后逐渐恢复稳定增长,较去年
2、自2022年开始,虽然中小牧场因成本压力等因素有所减退,但乳企自有控股的牧场、牧业集团以及集团企业的奶牛数量却在增长,导致总体产能持续增加,远超市场需求,使得原奶价格下降,企业面临利润压缩,从而不得不调整生产计划,减少产量。
3、当前中国乳制品消费结构以液体乳及奶粉为主要消费品类,其中液体乳占据最大的市场占有率,为 44.0%。
4、当下中国乳制品行业格局呈“两超多强”。伊利、蒙牛营收业绩与其他乳企差异较大,千亿元左右的营收规模远超其他乳企,CR2超50%。
5、伊利重视经销商发展,帮助经销商提升经营能力和盈利水平,筑牢经销商建设根基。
6、蒙牛营收依赖液体乳产品,占比在81%以上。但与伊利相比,蒙牛在其他乳制品业务表现平平。近年来,蒙牛在别的产品线、
后,初期通过资源整合和品牌协同效应,妙可蓝多的业绩有所提升,长久来看,蒙牛与妙可蓝多的协同效应有望带来积极的变化。
是增长最快的两个类别。这可能得益于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更多人选择购买酒精饮料和非酒精饮料以享受生活。随着植物基替代品等饮料的兴起也对乳制品市场造成了冲击,乳制品增速下降,
的趋势。自2022年开始,虽然中小牧场因成本压力等因素有所减退,但乳企自有控股的牧场、牧业集团以及集团企业的奶牛数量却在增长,导致总体产能持续增加,远超市场需求,使得原奶价格下降,企业面临利润压缩,从而不得不调整生产计划,减少产量。
过程中,奶源至关重要。上游优质原奶资源稀缺性强,能够掌握此类资源并依此构建高端产品的进入门槛的企业,在产品高端化时将更具竞争力。例如,伊利系和蒙牛系的自控规模化牧场占比约为40%,若加上通过租赁、托管等方式控制的牧场,未来这一比例会促进提高。
为主要消费品类,其中液体乳占据最大的市场占有率,为44.0%。方便饮用、种类多样、适合不同年龄段人群等商品属性促使液体乳成为中国消费者最主要的乳制品消费选择。
。2024年中国液体乳消费市场在,常温白奶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占有率,占比高达83%。低温鲜奶的市场占有率比较小,占比为17%。常温白奶的高占比可能得益于其
,适合中国广大地域的消费需求,尤其在物流配送和储存条件相对有限的地区更受欢迎。
首先,从口感方面来看,全脂奶粉由于保留了牛奶中的天然脂肪成分,冲调后奶香浓郁、口感醇厚,能够给予消费者更丰富、饱满的味觉体验。相比之下,脱脂奶粉在脱去脂肪的过程中,也带走了一部分赋予奶粉醇厚风味的物质,使得其口感相对较为清淡、稀薄,对于许多
而言,全脂奶粉的吸引力无疑更大。在价格因素上,全脂奶粉的生产的基本工艺相对较为简单直接,
,这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反映在市场行情报价上也就更为亲民。而脱脂奶粉由于要采用专门的脱脂技术,并且在后续的加工处理中还需要投入更多的技术和成本来确定保证产品的质量与稳定性,这些额外的成本投入使得脱脂奶粉的市场售价普遍高于全脂奶粉。对于价格敏感度较高的花钱的那群人来说,全脂奶粉自然成为了更具性价比的选择,这也促使全脂奶粉在消费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伊利、蒙牛营收业绩与其他乳企差异较大,千亿元左右的营收规模远超其他乳企。泛全国化的光明仍处于稳步前行的阶段,坚守低温巴氏奶产品战略。其他地方性乳企,如新乳业营业收入破百亿,持续区域深耕,扩大核心市场范围。
。以伊利、蒙牛为代表第一梯队企业处于行业龙头地位的全国性乳企销售网点遍布全国,产品结构丰富、品牌影响力强、渠道铺设完善,具备显著规模优势,领头羊稳固。2023 年乳制品行业整体市场占有率,伊利和蒙牛合计超50%,分别为30.2%和25.9%。
从2019年至2023年,伊利股份的营业总收入处于持续上升态势。2019年营业总收入为
,到2023年已攀升至1,261.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7%,这彰显了公司在维持行业龙头地位的同时,于市场拓展与产品营销方面收获了突出成效。从2019年至2023年,伊利股份的毛利率出现某些特定的程度的起伏。2019年毛利率达到峰值,为
,随后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别降至36.0%与30.6%。不过,在2022年和2023年,随公司在成本管控和产品结构优化方面取得一定成果,毛利率有所反弹,依次为32.3%和32.6%。
,其中液体乳中已有伊利纯牛奶、金典和安慕希三大单品的销售额突破百亿元,市场占有率稳固,公司对百亿体量单品的丰富运营经验使得其拓展其他新的品类具有明显优势。
早在2016年,伊利就成立了“经销商发展学院”,推进社区渠道、电商渠道、直播渠道专项培训,提升经销商渠道管理能力,为经销商可持续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同时,伊利还为经销商免费打造“云商系统”,积极为下游经销商提供资金支持,提高经销商应对风险的能力。伊利充分赋能经销商,实现了和经销商互利共赢的良好关系。除此之外,伊利还给经销商提供短期,以扩大经销商的承销力。在近两年的市场浪潮中,伊利经销商数量呈现出持续下滑的态势。2023年第三季度尚有
家,而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已缩减至17,249家,同比降幅达13.7%。这一数据波动折射出公司在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挑战时,采取更为审慎的渠道管理策略。通过优化渠道结构,在缓解渠道压力、提升渠道运营效率方面成效显著。尽管经销商数量有所下滑,但伊利凭借深厚的市场根基与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其经销商规模相较于同行业企业,依然占据着显著的优势地位。
以上。但与伊利相比,蒙牛在其他乳制品业务表现平平。截至2024年三季度报除液体乳以外营收仅达84亿,仅和伊利冷饮产品业务营收差不多。近年来,蒙牛尝试别的产品线上进行突破。蒙牛冰淇淋产品的占比在2020年为
,2024年为7.5%,呈上涨的趋势。得益于新产品的推出和市场推广策略的优化,蒙牛在冰淇淋市场上的表现逐渐增强。除此之外,自2020年妙可蓝多以增资扩股方式,为控股子公司广泽乳品引进战略投资者蒙牛,蒙牛以4.58亿元持股广泽乳品42.88%的股权,蒙牛和妙可蓝多开始战略合作,随着两家企业的资源整合,在奶酪市场上的表现仍然需要我们来关注,尤其是在高端奶酪产品上的发展。
认购妙可蓝多1.01亿股成为公司控制股权的人。同时蒙牛及其间接控制股权的人蒙牛乳业承诺在2年内,将蒙牛及其控制企业的包括奶酪及相关原材料(即黄油、植物油脂、奶油及奶油芝士)贸易在内的奶酪业务注入妙可蓝多。蒙牛与妙可蓝多达成战略合作后,初期通过资源整合和品牌协同效应,妙可蓝多的业绩有所提升,
。然而,随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竞争加剧,妙可蓝多的业绩开始下滑。为了扭转局面,妙可蓝多通过并购蒙牛奶酪业务,试图通过渠道优化、成本控制和产品创新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尽管短期内仍面临挑战,但长久来看,蒙牛与妙可蓝多的协同效应有望带来积极的变化。
乳制品行业竞争格局:伊利蒙牛领头“两超多强”1. 乳企上市企业2024年半年期竞争格局一览
此报告由“勤策消费研究”出品。下载完整版《2024年中国乳制品行业报告》请至勤策消费研究微信公众号回复“